容易吃全餐,比較痛?催生迷思破解看這篇就夠了!

2022.01.15

過去,婦產科醫師對已靠近預產期的產婦該何時催生總是很兩難,太早催生怕子宮頸不夠成熟,反而催不出來、變成剖腹產;太晚催生,又怕胎兒長太大,最終還是得剖腹產。

催生這一組,剖腹產、周產期感染、新生兒呼吸道感染,住加護病房與新生兒死亡的機率都比較低

不過,2018年學術界權威《新英格蘭雜誌》針對這個議題發表了一項研究,讓產科醫師的做法有了改變。這項研究針對6000多名超過39週的產婦進行觀察性研究,發現超過39週就安排催生並不會增加新生兒呼吸道感染、入住加護病房的機會,還會降低剖腹產的機會。也因此,國內產科醫師也開始主動建議超過39週的孕婦可安排催生。

只不過,大家對催生似乎還是抱著負面的看法,即使是常規找我產檢的媽媽,聽到我說「39週後我們就可安排催生囉!」有時也會眉頭一皺地問:「催生是不是比較痛、容易吃全餐啊?」也有素未蒙面的孕婦們會透過網路私訊我:「烏醫師,我的產檢醫師請我下週去催生。但催生真的好嗎?」

今年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的期刊又針對此議題發表最新研究, 這次納入的產婦倍增到六萬多名,得出來的結果也更全面。同樣是超過39週的孕婦,催生這一組,剖腹產、周產期感染、新生兒呼吸道感染,住加護病房與新生兒死亡的機率都比較低。

自然進入產程也會用到催生藥

催生是用藥物來催化生產的發生,類型可區分成兩種:第一種是前列腺素的陰道塞劑,用來促使子宮頸軟化,引發宮縮。第二種則是靠靜脈點滴注射人工催產素,促使子宮規律收縮。要如何選擇,端看入院時內診檢查的結果,如果子宮頸尚未軟化則選前者,反之則是後者。

大家別把催生藥物想得太可怕,因針劑催生藥機制和人體內自行合成的催產素一樣。且就算等到產兆自然出現才待產,產程中子宮收縮不規則,還是會使用到人工催產素來促進產程進展。

而不管是自然產還是剖腹產,產後也常會使用這種人工催產素以減少大出血。

催生疼痛指數不會比較高

產程中子宮收縮產生的疼痛指數還是因人而異,催生引發的疼痛指數並沒有較高。只是因為在無產兆時催生,產婦是突然地開始痛,才會有「比較痛」的錯覺。
但相對來說,催生是計畫性生產,可在疼痛開始前,就先施打減痛分娩的藥物,一痛就可增加藥量,反而痛的時間比較少。
不過,利用藥物啟動子宮收縮平均要花3~4小時,因此整體來說,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住院等待。

39週後催生的剖腹產率反而較低

不過,很多人都會覺得,好像不少人催生後反而容易「吃全餐」,其實這是因為比錯對象的錯覺。

因為若不到39週就生,胎兒相對比較小,產程當然比較快且好生。拿超過39週需要催生的族群來比較,立足點並不公平。回到一開始提的研究,如果聚焦在39週後的族群比較,這兩項大型研究都顯示催生組的剖腹產率反而低了3-4%。

催生不是違反寶寶意願,而是保護胎兒

催生這件事,旁人總會根據自身經驗給建議,催生吃全餐的就會把催生講成催狂魔,催生無痛又順產的又會把生產形容得輕鬆愉快。這些差異總讓媽媽們混亂不安。

有很多人認為應順著產兆走,催生反而打擾胎兒、是不自然的做法。但其實,靠近預產期時,胎兒就有較高的機率解胎便、胎盤功能退化、羊水變少,導致待產過程中胎兒窘迫、或出生後發生胎便吸入症候群,因此數據才會顯示超過四十週才生,各項新生兒併發症比例(呼吸道感染、入住加護病房)也比較高。 所以有時候「自然」未必真的對胎兒比較好。

綜合以上,我會建議懷孕超過39週的媽媽放心去催生,盡量讓寶寶在預產期前生出來,是對母嬰都安全的做法。

雖然大數據可讓醫師在臨床上的判斷更有依據,但媽媽面臨生產的不確定感和焦慮往往難單靠這些理性的分析化解。尤其催生這件事,旁人更常會熱心地根據自身經驗給建議,催生吃全餐的就會把催生講成催狂魔,催生無痛又順產的又會把生產形容得輕鬆愉快。這些差異更是讓媽媽們混亂不安。

其實好不好生、順不順產變數太多,有時真的是生了才知道。妳可以做的,就是相信自己與你的產檢醫師!畢竟每個人每次的生產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!

文章標籤
分享文章
烏烏醫師
Copyright © Dr. wuwu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