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下,醫師叫我去催生,真的好嗎?

2021.06.15

最近疫情升溫,為避免病毒入侵產房,大多數的婦產科診所都會在孕婦入院待產之前兩天,先針對covid-19進行快篩或PCR採檢,確認為陰性才能入院。因此,不少婦產科醫師都會建議孕婦超過38周後先預約日期催生,以利入院前就完成採檢,避免臨時陣痛才緊急採檢,在等待報告期間,不僅無法入院、無法打減痛分娩,醫療人員也得全副武裝等待接生。不過,一講到催生,許多孕婦都會立刻接著問:「催生會不會不好」?
 
之前針對催生的迷思我也寫過文章,簡單整理如下:
1.催生不會比較痛,反而可在陣痛前先埋好減痛分娩的導管,讓孕婦更不會痛到。
2.催生的藥物並沒有特別特殊,和產後預防出血的藥物雷同,即使不催生基本上也都會使用。
3.過去總認定催生容易吃「全餐」其實是統計上的偏誤,事實上,39週就催生反而會降低剖腹產率。
4.根據統計,超過預產期才生反而會增加胎兒風險,如胎兒在子宮中解胎便、胎盤功能退化等。

不論是否為了因應疫情,催生都是產婦可主動向醫師提出的醫療選項。

催生,也可能是幫助媽媽的一個方式

不討論醫療層面,我認為催生在某些狀況下,對媽媽也有許多好處。好比有些孕婦到後期胎動劇烈,半夜頻頻起床尿尿,肚子撐漲到無法好好睡覺。或是假性宮縮頻繁,反覆去產房檢查卻又未達住院標準天天心情糾結,這時候倒不如提前催生,讓媽媽「卸貨」解脫。另外也有家庭會刻意選擇週末催生,讓先生可安心全程多陪產,在目前陪產假天數太少的情況下,也能爭取到更多產後陪伴的時間。也有一些家庭中有大寶,媽媽催生就可提早安排大寶的照顧者。當然,也有聽過少部分人是為了指定孩子的星座而選擇催生,雖然我個人不相信星座,但只要媽媽指定的催生時間合理(38周到40週),我覺得都是個人的選擇,不會阻止反對。
 
過去很多人把催生歸類到過度醫療,認為這是醫師為了方便安排出國、開會的自私考量,但我認為若醫師能照實把情況提出給病人選擇,而非用其他理由誘導、要求孕婦催生,好比「我下週要出國,不如我們這週先催生,或是我把你轉給其他醫師產檢接生?」又何錯之有?
 
因此,回應孕婦們的疑問,我認為不論是否為了因應疫情,催生都是產婦和醫師可主動提出的醫療選項,能讓生產更順利、更符合個人需求,大家其實不用過度排斥。無論如何,最重要的都是,要在醫病互信、尊重醫師專業與產婦自主權的良好基礎下互相溝通,一起做選擇。

文章標籤
分享文章
烏烏醫師
Copyright © Dr. wuwu. All Rights Reserved.